收纳柜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收纳柜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服装网2015年我国消费市场展望

发布时间:2020-12-28 12:00:34 阅读: 来源:收纳柜厂家

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保持稳定增长

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正在迈向新常态,不论是三大需求还是三次产业的发展都正在由原来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消费需求保持了较为旺盛的增长势头,但是增速呈现出阶段性回落。住房、汽车两大消费增长点增长乏力,市场调整程度加深;新兴消费尽管发展迅速,但是成为消费市场的支柱需求还需时日。因此当前的消费市场正处于动力换挡、升级转型的特殊时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所面临的经济发展形势进行了新颖、全面的阐述。进入经济新常态是对未来我国经济增长最准确的描述和定位,消费市场也不例外,应该承认消费最快增长阶段已经过去。2015年在迈向新常态的过程中,一方面,消费市场受经济下行压力、收入增长放缓和耐用品消费不景气等多重因素影响,将保持温和增长态势。另一方面,经济改革不断推进,鼓励消费政策不断发挥作用,社会保障体制日趋完善,消费市场的发展又有了相当的助推力,具有不断释放潜能,稳定增长的保障。再加上零售消费价格预计仍将延续前期低位徘徊的态势,很难出现大幅上升,预计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2%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

(一)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利好因素不断出现

1.新常态下经济改革不断深入,有利深挖消费潜力

在经济新常态下,消费粗放式迅速扩张阶段已经逐步进入尾声,消费精细化发展将成为主流,消费结构升级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因此,助推消费新变化的改革也将稳步推进,深挖消费潜力,加快消费结构的升级。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增强了消费税的调节功能,提高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高档消费品和服务税率,降低部分日常用品、新能源汽车等产品的税率,这将进一步引导消费转型。

新型城镇化战略加速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注重城镇化质量,最大限度的撬动内需。户籍制度改革迈出坚实一步,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速度,使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有助于带动相关消费增长。这些改革的效力将在未来循序渐进的显现。

2.社保体制加快完善,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居民预防性储蓄过多,消费难有大增长。社保体制的健全将更好地解决我国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2014年,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出台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以及《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加快完善我国社保体制。从多个角度促进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

3.鼓励消费政策相继发力,助推消费结构升级

经济改革为消费市场的变化确立了总框架,鼓励消费的具体政策将更精确的指导相关消费领域的发展和变革,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将是主要的政策方向。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目标,更为重要的是,把旅游购物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推进,进一步扩大旅游购物消费,发挥旅游对促进消费的积极带动作用。当前,我国已经形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居民旅游消费需求正处于爆发式的增长阶段。

《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为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明确多项消费补贴和优惠,为进一步打开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促进汽车市场消费结构转变,朝着更环保、更节能的方向发展。

同时,政府还注意到我国信用消费发展滞后,不能与消费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匹配的状况,在2014年下发了《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积极推进征信系统发展,夯实信用消费的基石。促进信用消费市场建设,有利于刺激消费意愿,降低消费门槛,特别是提高中低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二)抑制消费稳定增长的因素仍将存在

1.消费需求难以明显回升

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形势较为复杂,增长较为艰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15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工作重点放在注重经济发展质量而非速度上,“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表述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走到了“速度与质量”相切换的历史阶段。潜在增长率逐步下降的势头会更加明显,经济改革攻坚的任务会更加繁重,2015年的经济增速预计会低于2014年。经济增速的回落预示着消费需求很难较以往更为旺盛。

消费市场的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的驱动力将由“衣食住行”全面转向“科教文卫”,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将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消费结构的变化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消费市场发展的重点。在这种大背景下,预计消费需求难有明显好转,消费增速的提升将面临较大压力。

2.居民收入增速放缓,抑制消费需求增长

对于我国居民来说,收入和预期是影响消费水平最重要的因素。当期收入和对未来预期的变动能够较为迅速的反映到消费市场上。正如前文所述,经济进入新常态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经济增速降低将是较为客观、理智的判断。那么这将无可避免的导致居民收入增速的放缓。

从绝对数额角度看,收入增加有利于进一步打开消费市场;从相对速度来看,收入增速放缓会影响到居民对未来的预期,从而可能增加预防性储蓄,不利于消费需求的进一步释放。2014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9.7%,增幅同比均加快0.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9%,增幅同比均加快0.1个百分点,但是低于同期实际经济增速0.5个百分点。因此从整体上看,2015年消费需求的增长势头将进一步放缓。

3.耐用品市场分化回调,拖累消费总体增速

对于耐用品消费市场来说,这个冬天还有些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市场只字未提让一部分人对这个市场的未来充满担忧,房地产被政府抛弃的论调不绝于耳。其实,没有提到房地产并不意味着其重要性降低,更多意味着未来政府对其干预、调控会逐步回归到正常范围内,更大的自主权交回给市场本身。从这个角度看,不应该再期望政府大力度政策救市,也不应该期望市场突然回暖、重振雄风,房地产市场回调将更多遵循市场规律持续一段时期。

市场回调的原因有短期供需的因素,更有长期人口结构变动的影响。经过多年井喷式的增长,我国居民的住房需求得到一定满足,自住型需求逐步转向改善性需求。在商品房供应量大幅增长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整个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再加上人口结构的变动导致购房主力年龄段峰值即将过去,房地产市场的黄金时代难再现。如此状况,肯定会拖累整个消费市场增长。但这种“拖累”却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

对于汽车消费市场来说,前几年的蓬勃发展已经满足了一定的消费需求。销售基数增大而增速放缓也是可以理解的事实。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居民的汽车消费需求还将较为旺盛,但是也有几个因素不利于短期内需求增速提高。首先是汽车反垄断风暴继续,特别是针对汽车后市场的反垄断,会在短期内影响汽车消费市场。其次是环保压力逐年加大,摇号限购限行等政策进一步收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汽车市场消费增长。第三是新能源汽车消费规模仍然较小,配套清洁能源体系不成熟,技术有待改进,发展还需时日。总体来看,汽车消费市场的寒冬应该短于房地产市场。

政策建议

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应该通过全局性的改革促发展,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落实改革精神,在新常态下保持消费健康稳定发展。减少对房地产市场干预,倒逼相关领域改革,积极推动小康型、富裕型消费增长,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出台承接政策,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都是应有之意。

(一)减少对房地产市场干预,倒逼相关领域改革

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整,不应该为了保证增长而放弃适度回调、适时转型的机会。将市场重新交还给市场本身,减少行政干涉,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坚决打击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通过市场回调来倒逼房地产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增加房地产市场竞争。通过房地产市场的回调,间接倒逼政府土地财政的变革。尽快形成统一的全国住房登记系统,健全房地产税费体系,促进房地产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出台承接政策

在户籍改革精神的指导下,应该集中力量部署具体政策措施承接中央的改革意见,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要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逐步解决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问题。要坚持积极稳妥、规范有序,既要鼓励各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又要指导地方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群众意愿。

(三)积极推动小康型、富裕型消费增长

应当抓住时机大力挖掘、培养和发展新兴消费,迎合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趋势,将发展重点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富裕型消费。信息消费、网上消费以及旅游消费等都是未来我国居民消费的新热点。加快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提高信息消费的承接能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科技改变传统消费方式、消费渠道和消费理念;提高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电子商务发展营造环境;鼓励休闲娱乐消费,深度挖掘旅游消费市场等享受型消费潜力。

(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提高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力收入份额,在一次分配中,切实扭转政府长期以来“重投资、轻消费”的做法。推动税制改革,探索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抓紧修订《税收征管法》,切实减轻中低层群众纳税负担。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建立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调查比较制度,建立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工资制度。

品牌女装折扣店批发

品牌大衣尾货衣服批发

批发女装的禁忌

长沙产品设计

上海工业设计公司

盐城产品设计

深圳工业设计公司